本网讯 为建设文明美丽校园,推动美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营造浸润式美育环境,学校党委学工部联合艺术学院精心组织“匠心巧绘荷塘韵 阶梯焕彩艺术廊”主题实践活动。艺术学院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徽学楼的阶梯立面打造成一幅流淌着江南诗韵的荷塘画卷,成为校园中一道引人入胜的艺术景观长廊。
丹青巧思 精研于毫芒
这幅大型阶梯壁画的诞生,远非简单的现场挥毫,其背后凝聚了艺术学院师生一个多月的周密筹划与辛勤汗水。活动前期,党委学工部与艺术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了专业师生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主题研讨与空间勘测。师生们结合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与江南水乡的灵动气韵,反复推敲设计方案,精心巧妙构图,攻克在阶梯非连续平面上实现整体画面连贯性与空间透视感的艺术难题。
夏练三伏 笔触淬热浪
创作过程恰逢高温,对师生的艺术技艺与意志品质构成双重考验。 同学们从基础工作做起,一丝不苟地进行阶梯立面的清理、打磨与底漆涂刷。大家顶着38℃酷暑烈日,精确测量定位,用粉笔耐心细致地勾勒出荷塘景物的轮廓底稿。在上色与精绘阶段,师生们或蹲或站,需要长时间弯腰俯身,在狭窄的阶梯空间内进行精准铺色与细节刻画。炎炎夏日,高温炙烤,汗水浸湿衣衫,师生们无畏艰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将每一笔都视为对美的雕琢。他们用汗水浇灌创意,以毅力对抗高温,在夏的热浪中,一笔一画诠释着对艺术创作的专注与热爱。
美育润心 艺行致深远
在师生们精益求精的妙笔描绘下,清新雅致、意境悠远的荷塘画卷跃然阶梯立面,宛如铺展于校园的巨型水墨长卷,为校园注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楼梯画创作将公共空间转化为艺术载体,使其成为校园中一处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地标,让艺术之美走出画室,展现在师生学习生活的公共空间,让美育实现“润物细无声”。此次创作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沉浸式实践教学,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构图、复杂环境下的色彩运用、大型项目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深化了对艺术创作从构思到落地全过程的理解,提升了综合艺术素养。
艺术学院将继续秉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艺术与校园建设、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动更多高质量的美育成果走进校园的寻常角落,让艺术之光点亮校园生活,为建成美丽文明的建大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艺术的力量。(作者:孙长玥 蒋志伟 汪文艳;一审:施林坡;二审:任磊;三审:潘青 徐庆和)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